2025年3月9日上午,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图书分馆精心组织七星乐知书院部分师生前往肇庆宝砚堂端砚文化艺术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专题研学活动。肇庆校区副主任方茂扬、图书分馆馆长孔祥银、文诺老师及众多乐知书院成员满怀热忱参与了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

踏入宝砚堂,仿佛步入一座端砚艺术的神秘殿堂,琳琅满目的精美端砚瞬间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师生们漫步其间,细细品味每一方砚台的独特韵味。那些砚台纹理独特,雕刻细腻入微,花鸟鱼虫灵动活泼,山川河流气势磅礴,皆在工匠的精雕细琢下跃然石上,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无尽的巧思。

此次活动,制砚艺术大师莫伟坤先生携家人盛情相迎。莫大师以温润端砚为画笔,为师生们徐徐铺展一幅跨越千年的端砚文化绝美长卷。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在宝砚堂门前有序集合,莫大师一家与众人并肩而立,阳光温柔洒落,相机快门轻按,将这充满温暖与收获的一刻永恒定格。门楣之上,“莫伟坤展馆”的牌匾熠熠生辉,不仅彰显着莫大师的卓越成就,更承载着制砚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希望。
随后,师生们怀着敬仰与好奇紧跟着莫大师的脚步。莫大师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化身文化传承的使者,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制砚艺术的历史变迁、制作技艺的精妙绝伦以及其承载的独特艺术价值。

在众多珍贵的端砚作品中,莫大师的《别有洞天》格外引人注目。此砚精选拥有蕉叶白、玫瑰紫等名贵纹理的石材,质地细腻温润如羊脂玉。莫大师凭借独特的构思与大胆创新的刀法,突破传统砚雕的固有模式,采用镂空凿石技法,精心雕琢出一幅巧夺天工的立体洞天之景。砚台上嶙峋山石错落有致,倒挂古松苍劲有力,洞中的水面宛如明镜,闪烁着迷人的霞光,一叶扁舟悠然随波逐流,引人沉醉其中,仿佛亲身置身于这如梦似幻的仙境,正如诗句所言:“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这件作品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秀丽,更蕴含着深厚的艺术与文化内涵,无疑是创新精神与精湛工艺完美融合的结晶。
移步至《樱花时节》,这件作品则充分体现了莫大师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与深刻感悟。他巧妙地将火捺、天青等石材天然色泽幻化成烂漫绽放的樱花,用浮云白铺陈出雾雪清晨的朦胧意境。女子和服的纹理巧妙利用石材天然色泽,无需过多雕琢便已尽显风华绝代。莫大师仅用寥寥数刀,便精准勾勒出人物的神韵,使其生动自然地融入这梦幻般的场景之中。同时,他巧用留白手法,让整个画面充满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东方禅韵,深刻诠释了“以石为师,顺势而为”的创作手法,其正应了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艺术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之对话,深刻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领悟与尊重。
《西天取经》这件作品,突显了莫大师创作故事性端砚的独特魅力。莫大师认为,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鲜活载体,能够通过作品讲述历史、传递精神力量。他巧妙借助石材的自然形态,精心雕刻出一段动人心弦的西行旅程图景。作品右侧,浑圆石眼恰似大漠孤烟中的落日熔金,又仿若东海云涯的朝日初升,熠熠生辉。玄奘师徒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若隐若现,仿佛正日夜兼程地奔波在取经路上,那是对经典故事的精彩再现,也是对旅途中自然景观的诗意表达,不禁让观者对古人西行的艰辛与执着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莫大师通过这一方方精美的端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讲解中,既有对古老技艺的娴熟把握,又饱含着对制砚艺术的无限热爱,每一个字都倾注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怀。师生们或全神贯注地静静聆听,或积极踊跃地追问细节,在一问一答间深刻感受到砚艺文化的博大精深。
观展结束后,师生们移步至会客厅聆听莫大师畅谈砚艺人生。莫大师从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丰富的人生感悟出发,深入探讨砚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砚艺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莫大师以刀为笔、以石为卷,在传统砚雕的深厚沃土上另辟蹊径,首创立体砚雕技法,打破了平面雕刻的桎梏,令顽石幻生云海,方寸之间尽显乾坤万象。这种“守古法而不拘古形”的智慧,正如他少年时仰望的那枚坠地杨桃——既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泥土,又心怀对创新的无限向往,在传统与创新的激烈碰撞中,成功凿出一条独属于当代匠人的文化通途。
活动后程,莫大师的儿子莫翔羽师傅分享了他的制砚历程和心得。他的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砚艺的精湛工艺,更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为展示砚台的用途,莫翔羽师傅执砚细磨,浓墨打旋。方茂扬副主任的夫人陈老师则顺势蘸墨挥毫,一幅佳作应运而生。这一方砚台,不仅是书写的助力,更于墨香流转间让大家领略到传统文房器具的独特魅力,为此次研学活动添上了厚重的文化注脚。

最后,孔祥银馆长和方茂扬副主任分别对此次研学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孔馆长语重心长地指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应只是一句古老的箴言,更应成为当代青年的行动指南。他指出,学习与雕琢端砚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容不得半分浮躁。方副主任则着重强调,同学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仅要怀揣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像莫大师一家积极为大家宣传端砚文化,践行社会责任,同学们也应将自己所学回馈社会,为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此次研学活动里我们深深领略了砚艺的深邃,更被莫大师一家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打动。他们就像历经岁月打磨的砚台,越显温润且充满力量。莫大师的砚艺生涯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探寻。希望青年一代以莫大师为标杆,守正创新,书写独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